Monday, November 18, 2013 政府部门的效率

本来想这个问题发篇blog确实属于怨妇唠叨,但心中确实不爽,不吐不快。
先说三三和小诺的签证,一般使领馆在收到申请后会发给比利时内政部处理。从7月10日在上海递交,到9月19号才到达布鲁塞尔注册进系统,地球上还有比这还慢的邮件吗?
其次,我的比利时ID,9月18号就网上提交申请,等了一个月也没有任何消息通知去办理,只好找小秘,没想到小秘一个电话就搞定了预约。高高兴兴地去registration office办理后,被告知最多三周内拿到ID卡,结果到今天,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实在气不过,杀到他们办公室,发现那张卡已经老老实实躺在那儿了,但就是不给我——因为我没收到包含PIN的信,所以呢,就让布鲁塞尔再发一封信过来,这次直接寄到她们办公室,然后给我打电话,这次算是稳妥一些了吧。再一问多久这新的信会过来,答曰十个工作日!!!从布鲁塞尔到根特只有区区55公里,邮差走路过来也要不了十个工作日啊!!
"£%"££T£$Y!!!

Sunday, October 13, 2013 孤独在顶楼

翻看了一下博客,都到了一年一更新的频率了,也不是一个懒字能够解释。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不习惯向陌生的世界表达,文字也随着思维生疏起来。曾经年少轻狂,竟也变成今日油盐柴米。然而有些东西是不死的,只是沉淀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总有一天——就像在这入秋后的雨夜,在这比利时小城的一座高楼的顶层,那个开口咚的一下打开,泻出往事中的丝丝缕缕。

一切从未改变。

这一年多来,奔波于欧洲和国内,辗转坎坷倒也见闻颇丰。
苏格兰的初秋还甚是美好,草地,阳光,还有看不尽的古堡教堂。结果寒冷和潮湿很快占了上风,每日便风里来雨里去看到逐渐单调的天色。天光一天一天的短了下去,最终到了下午3点就已是全黑,这样的气候和季节怎能叫人不抑郁悲伤?每日在公车上二层临窗看下去,每一座黑黑灰灰的建筑物都泡在这烟雨朦胧中,唯一的快乐情绪也就来自于耳机里的音乐,和草地上穿着短裤冒着冰冷的雨踢球的孩子们。
然后便是复习,考试,倒也无暇顾及其他,在黑暗的小屋里在薯片和电影的陪同下度过了圣诞假期。

终于离开了,去往北欧。
冷,这是第一日的感受,然而也逐渐习惯起来这冰天雪地。瑞典南部的小镇没有多少城市的概念,但住宿条件的改善也让我逐渐经营起自己的生活。
社交,做饭,健身。
白昼一天天长起来,天光越来越亮了,每个人的内心都开始欢呼雀跃,学习压力也知趣地达到从未这样低的程度,野餐,露营,road trip。

在国内度过有生以来最长的一个暑假,经历了惊喜和焦虑,重逢和离别。
最多的,还是幸福。

重返欧洲,这次是比利时,虽然有岛屿和大陆之分,但也与去年在苏格兰无甚差别,经历了几日的温暖阳光后,雨水和寒冷开始常驻。幸而有了更多的朋友,才得以抵抗这气候带来的低沉和烦恼。

一天天时间又在过去,看着窗外细雨,时而仿佛还听见楼下party的音乐,神游已经结束,回到作业吧。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12 A wee post on update

来到苏格兰半个月了,生活算是安顿下来,但是学习课程压力也很大,很多结构方面的知识需要恶补。
现在坐在舒适的图书馆里,看着窗外的细雨和远处的山脉,还算惬意。
这个博客3年没更新了,除了因为blogger在国内的残废状态外,也是因为在国内确实无甚可记录。三年过去了,或许现在都流行微博而不是长博客了,但还是想偶尔在这里贴点照片和感想,算是记录。
随便贴几张照片。













Friday, March 13, 2009 FAREWELL...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SAN FRANCISCO

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旧金山:印象

时差还没倒过来的缘故——和美国东部差3个小时——早上早早的就醒了,但一直在床上磨叽,六个人共用一个洗手间让我等了很久,结果下去厨房的时候已经没有早饭吃了,于是跑去和前台小姐套磁,问她我该怎么游这个城市。在她极其耐心的讲解后,我多少有了点头绪。先确定了今天的主要行程:自行车游金门大桥。

先去游客信息中心买了城市通票,包括7天的公共交通换乘费用和几个重要景点的门票。接着就乘坐缆车去租自行车的地方,人家也很友好,热情地帮我检查车子,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行走路线及注意事项。

大致路线是从渔人码头出发,沿着旧金山湾去往金门大桥,一路经过Fort Mason,Hyde Street Pier,Presidio和Fort Point,穿过金门大桥,到达旧金山北部城市Saulalito,最后再坐轮渡回到渔人码头。自行车行程大概15公里。

最大的遗憾就是天气,说到这里,想起在加州的几天里一直都是阴沉的雨雾,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西海岸的晴朗温暖。于是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别有一番风味”,就像“雨中登泰山”……

到达金门大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多,我拍了几张雾蒙蒙的照片,雨却是越来越大,只好草草走完这座桥,这时肚子饿的不行,一路下坡骑到Saulalito的轮渡附近,看轮渡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去找吃的。

Saulalito的风格和三藩相差很大,完全没有都市的感觉,街道上没有高楼,只有花坛、鸽子和各种特色的酒吧和小店,无奈我当时急于找充饥的东西,无心欣赏美景,看见一个卖吃的小店就冲过去。等吃完轮渡刚好过来,于是赶紧上船。

从Saulalito去三藩渔人码头的轮渡竟然要10块钱,而且我上午买的城市通行证(citypass)不包含两地的轮渡,虽然嫌贵,但当时已经没有骑车回去的动力,活活被宰了一回。

回去还车的时候,墨西哥店小二问我玩的怎么样,我反问:今天天气怎么样?

还完车大概4点钟,虽然天气还早但没有明确想去的地方,于是沿着缆车站漫无目的的走,竟然不知不觉的就走到来唐人街。三藩的唐人街和纽约的一样都差不多在市中心最好的地段,但三藩的唐人街给我印象比纽约要好,虽然店铺饭馆都差不多,但感觉要更整齐,更干净。

三藩的唐人街是美国最早的,也差不多最大的唐人街,旧时的金山吸引了无数华工过来谋生,给这个的城市的建设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后来无耻的美国国会在1882通过了排华法案,对华工歧视、迫害和排挤,无数后来从西岸渡洋过来的的华工都要在金门大桥的东部的天使岛接受检查。所有的华工都要提供在美国亲戚的证明,这个和在纽约的埃利斯岛很是相似,不同的是一个是接受从中国过来的移民,一个是接受欧洲过来的移民,虽然审问和检查都会耽误长达数周的时间,但90%的欧洲移民都会通过检查到达这个新国家,而30%的华工则被遣返。

由于临近春节,走在中国城的街上,处处可见张灯结彩都热闹情景,很像中国某个乡镇上的集市。我从Sutter街和Grant街交界的唐人街大门出发,此处上书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字。

我沿着主街Grant Avenue一路北上,看到不少中国店铺,拉着很多横幅,很有节日的气氛。这里的路名都有中文翻译,翻译起来时音译时意译,如企李街(Clay Street),襟美慎街(Commercial Street),都板街(Grant Avenue),昃臣街(Jackson Street),印象比较深的是板街(Pine Street)。

路过一家中餐馆,店门口放着出锅的包子之类的食物,很有国内小城市里面早点的感觉。

逛完2条街天色渐黑,就开始返程回hostel,路上在wall green买了两包方便面。回去在厨房自己下着吃。

下面一楼lounge有电视和影碟机,可以去租dvd来看,但也没什么人。

我吃完了面,就上去休息,已经有2个人在床上,荷兰小伙伴在用lab top。

What a day!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旧金山:到达

选在20号出行真是我预料不到的----今天是美国总统宣誓就职,会有巨大的人潮涌向华盛顿,早上出来果然差点误了飞机:去往华盛顿方向的路都封掉了(因为城里已经没有地方停车了),只能乘坐地铁,这样就殃及到我们这些本来不是去看宣誓就职但是要往机场方向去的人:我只能走路去地铁站,再搭大巴去机场。幸好我有多次赶车的经历和经验:不管是赶汽车,赶火车还是赶飞机,最后总能赶上。这次也不例外,刚刚赶上。

9个小时的飞机,原来这是个公交航班,从纽约州的艾斯利普到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再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再到科罗拉多州的丹佛,最后才是加州的旧金山,我从第二站上,终点站下,一路上看见飞机上的人上上下下,只有我一个人岿然不动——80块的机票还能期望什么?……

第一次来美西。

这次来三藩完全是“盲奔”,除了订了住的青年旅社,完全没有准备,对这个城市是一无所知,连怎么去青年旅社之前都没有查一下:上次去纽约订了太过详细的计划,具体到几点几分在什么地方,这次我想反正我一个人,随便走走也挺好的。

下了飞机,问路+看地图,很快搞清楚去旅馆的路:乘坐机场火车去BART火车站,乘坐BART在Powell站下车然后走大概七八个的街区就能到达。

一出火车站,就觉得很喜欢这个城市,很明亮的夜景,很温暖(这两天华盛顿这边冷死了,最低零下15度!)。

这个青年旅社也很不错,比在纽约的那个好多了,虽然也是一间房六张床,但是要干净很多,洗手间也在屋里。我们屋里住了一个在纽约上学的日本人,一个在纽约工作的韩国人,一个荷兰人,两个美国人,热闹极了。荷兰小伙子刚高中毕业,在上大学之前自己休了一年假环游世界,已经游遍欧洲,现在在美洲,等到夏天去亚洲,要去中国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香港,把我给羡慕得不行。

旧金山,旧时华人眼中的金山,在这个城市里却不叫这个名字,它叫三藩。